Copyright ? www.ruantang.com.cn. All Rights Reserved
山東省商務廳 版權所有
來源: 閃電新聞客戶端2025-10-24 09:00:00
近年來,威海榮成市以“向海而生”為發展理念,推動海洋經濟在第一、第二、第三產業深度融合中煥發新活力。
清晨的桑溝灣海域生機涌動,海帶、龍須菜等藻類作物隨波舒展、搖曳生長。這些藻類是尋山集團“藻—貝—魚—參”立體養殖模式的“生態擔當”,它們吸收二氧化碳、釋放氧氣,同時吸附海水中的氮磷元素,為養殖海域筑起一道“生態屏障”。尋山集團黨委委員養殖公司副經理王德春說:“上層的藻類是整個立體養殖的基石,水質變好,扇貝、海參、鮑魚才能長得很好,我們今年養殖面積能達到7萬畝,海帶產量達到4萬多噸,我們將更加努力,為我們海上生態環境包括產量打好基礎。” 這種立體養殖模式,是榮成海洋養殖從“粗放”到“精細”的一個縮影。在中下層海域,養殖品種形成共生循環,讓海域實現了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的雙提升。王德春告訴記者:“立體養殖是我們的核心優勢,品質是我們的長遠目標,下一步,我們要推進產業鏈的全方位提升,養殖更多的優質產品,讓尋山的好產品不僅在山東叫響,更能走進全國消費者的日常餐桌。”
隨著產業鏈不斷延伸,一產的優質海產正通過精深加工向二產躍升。在好當家的海產加工車間內,新鮮的海參被加工成即食海參、口服液等高附加值產品,傳統“海味”衍生出更多消費形態。山東海普盾有限公司經理馮姜維介紹:“企業深加工產品產值同比增長30%,這正是我們延長海產品產業鏈、增加產品附加值所帶來的顯著效益。” 在此基礎上,榮成深耕海洋資源在三產文旅融合上實現新突破。當地打造了愛倫灣、東楮島等海洋牧場,游客不僅能體驗海釣、拔籠取參等漁趣,還能走進科普館了解海洋生態。綿長的海岸線成為濱海游的熱門選擇,趕海、露營、觀落日等體驗吸引著眾多游客。此外,榮成每年舉辦的濱海馬拉松,更為海洋文旅注入運動活力,吸引了全國各地的跑者到榮成感受海洋魅力。榮成市文化和旅游局產業發展科科長李靜說,他們以“海洋”為核心,整合海洋牧場、海岸線、特色賽事等資源,打造多元化海洋文旅業態。去年,到榮成的游客突破1900萬人次,濱海旅游已成為榮成經濟增長的新引擎。從一產生態養殖筑基,到二產精深加工提質,再到三產文旅融合賦能,榮成正以清晰的發展路徑,構建起全鏈條、高價值的藍色產業體系,朝著全國海洋經濟強市的目標穩步邁進。